地名文化 当前位置:地名文化 >> 谷营乡地名文化
谷营乡地名文化
发布日期:2014年06月20日   来源:原创  作者:兰考县区划地名办

谷营
在谷营乡境东南部,黄河大堤南侧。据传:清咸丰年间(1851—1961年),有一户人家从谷庄迁此营生,故名谷营。谷营乡政府,谷东村委会,谷西村委会驻地。村沿大堤南侧分布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块状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沿街两侧有供销社,邮电所、乡政府、税务所等单位和村民开设的饭店、小商店、修理铺等。人口4521,汉族。耕地6465亩,农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花生。
九里庄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3.8公里,兰考—菏泽公路西侧。因距固阳。爪营名九里,故名。属中明西村委会,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不规则块状。人口151,汉族。耕地184亩,农产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个别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代销等。1991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兰考,曾在此村视察访问。
中明
在乡政府驻地东3公里,兰东干渠西侧。中明和四明堂原为自然村,统称四明堂,因为四明堂村中部,人称中明。1959年,从四明堂村分出建队,成为自然村,故起村名中明。中明东、中明西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瓦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椭圆形。人口3821,汉族。耕地4885亩,农产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。部分农户兼有粮食加工,榨油、糖烟酒销售等。有木器厂和砖瓦窑厂。村内有小学1所,有卫生诊所3所。
四明堂
在乡政府驻地东2.2公里,四明河南侧。据传,清代建村,后在村中修关帝庙一座,建有四个庙门,称四门堂,后演变为四明堂。四明堂一、四明堂二、四明堂三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不规则块状。人口3558人,850户,汉族。耕地5250亩,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。部分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榨油、烟酒销售等。村内设小学1所,10班。有卫生所3所。
袁寨
在乡政府驻地东北1.3公里,四明河南侧。清代,袁姓迁此建村寨,故名袁寨。袁寨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十字形。人口1185,汉族。耕地1890亩,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。部分农户兼有熟食、粮食加工、代销等。村内设小学1所,5班。有卫生所1所。
东张集
在乡政府驻地西0.8公里,黄河大堤南侧。据传,原村址在黄河滩内,张姓最早迁居,后设集,名张家集。清咸丰年间,因黄河水患,村民迁大堤南分两地建村,因该村位东,故名东张集。东张集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村内多植槐树、榆树、柳树。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正方形。人口2022,汉族。耕地2856亩,农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部分农户兼有水泥预制。粮食加工、家电修理等。设小学1所,8班。有卫生诊所1所。
西张集
在乡政府驻地西南1.7公里,四明河南侧。据传,原村在黄河滩内,张姓最早迁居,后设集,名张家集。清咸丰年间,因黄河水荒,村民迁大堤南分两地建村,因该村位西,故名西张集。西张集村委会驻地。村内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不规则块状。人口2763,汉族。耕地4500亩,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。部分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榨油、水泥预制等。1995年创办针刺无纺布厂1个,投资30多万元。对一千亩苹果园增加了科技投入,年均收入超千亿。设小学1所,8班。有卫生诊所1所。
金庙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3.8公里,黄河滩区内,金庙沟北侧。金姓先迁此建村,并修庙一座。金庙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不规则块状。人口1159,汉族。耕地2970亩,农产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、玉米。部分农户兼有粮食加工,榨油、扎花等。村东南设中学1所,6班。村内设小学1所,5班。有卫生诊所1所。
霍寨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3.7公里,金庙沟南侧。霍姓最早迁此建村寨,故名。霍寨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长方形。人口440,汉族。耕地850亩,农产小麦、棉花、花生。部分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代销等。
王理集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5.5公里,黄河大堤北。名称来历建村时间待查。属霍寨村委会。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不规则块状。人口302,汉族。耕地712亩。农产小麦、棉花、花生。村内办有养猪场。
韩庄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3.6公里。原名张李寨,因张、李二姓建村,故名。后因韩姓出以班头,名声较大,故以韩姓定今名。属霍寨村委会,主街东西向,聚落近长方形。人口267,汉族。耕地410亩。农产小麦、棉花、花生。
蔡集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4.9公里。据此,清初,蔡姓迁此建村,后设集,故名。蔡集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东西街与南北街十字相交,聚落呈椭圆形。人口888,汉族。耕地1150亩,农产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。少数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代销、烧制砖瓦等。村内设小学1所,5班。有卫生所1所。
姚寨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,黄河生产堤东侧。明初,姚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,故名。姚寨村委会驻地。村内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长方形。人口1378,汉族。耕地1626亩,农产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。少数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建筑、烟酒销售等。设小学1所,5班。有卫生所1所。
高寨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5.2公里,东北邻山东省。据传,清朝中期,高姓建村寨,故名。北高寨以、北高寨二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长方形。人口1138,汉族。耕地2080亩,农产小麦、花生。部分农户兼有粮食加工,烟酒销售等。设小学1所,5班。有卫生所1所。
代寨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4.6公里,代寨南沟北侧。清咸丰年间,代姓迁此建村,故名。代寨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东西主街与南北街十字相交,聚落呈椭圆形。人口1100,汉族。耕地2454亩,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。部分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榨油、轧花等。村内设卫生所1所。
樊集
在乡政府驻地北4公里。据传,明崇德年间,樊姓迁此建村,并设集,故名。樊集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T形。人口1512,汉族。耕地3484亩,农产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。部分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代销等。有小学1所,5班。设卫生所1所。
碱庄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3.4公里。据传,清代,任姓最早迁此建村,因此地建村时为一片碱地,故名。碱庄村委会驻地。村内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正方形。人口703,汉族。耕地1550亩,农产小麦,花生、玉米,少数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代销等。设小学1所,5班。有卫生所1所。
马寨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7.9公里。据传,此地为古代传递文书的一个驿站,是官府传递文书之人中途换马的地方,故称“马站”,后建村,易名马寨。马寨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内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东西主街与南北主街十字十字相交,聚落呈长方形。人口520,汉族。耕地1180亩,农产小麦,花生、玉米。少数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代销等。设小学1所,5班。有卫生所1所。农历逢三、八会便,经销布匹、服装、日杂及农副产品,为豫、鲁边界集贸市场。
文集
在乡政府驻地北8公里。清初,文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,并设集,故名。文集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椭圆形。人口630,汉族。耕地1716亩,农产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。个别农户兼有糖烟酒销售等。有卫生所1所。
李门庄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7.4公里。李姓先迁此建村,因迁来户都是同一门户,故名。李门庄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聚落呈矩形。人口675,汉族。耕地1752亩。农产小麦、花生、大豆。少数部分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代销、运输等。
陈庄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5.1公里。据传,陈姓先迁此建村,以姓取名。陈庄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长方形。人口480,汉族。耕地面积500亩,农产小麦、花生、玉米。个别农户兼有代销等。
新庄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5.4公里。清咸丰年间(1855-1861年)耿姓从山西洪洞县迁黄河东岸建村,起村名“耿庄”。后因黄河水患,原村庄又迁此新庄,故名。耿新庄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长方形。人口689,汉族。耕地750亩。农产小麦、花生。少数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烟酒销售等。
岳寨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5.4公里。据传,明嘉靖年间(1522-1566年)岳姓有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,故名。西岳寨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聚落呈“人”字形。人口623,汉族。耕地1400亩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。少数农户兼有粮食加工、水泥予制、代销等。
张庄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5.3公里,西临黄河。清嘉庆年间(1796-1821年)张姓迁此建村,以姓氏定名。北张庄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长方形。人口755,汉族。耕地900亩,农产花生、玉米、小麦、棉花。个别农户兼有糖烟酒销售等。有卫生所1所。


版权所有 兰考县区划地名网 主办单位:兰考县民政局
建议使用1024×768分辨率 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 地址:河南省兰考县兰阳街道裕禄大道210号 豫ICP备14009008号
技术支持:鹏雅网络 豫ICP备14009008号-3